迪伦研究瞻前顾后(1)

确认口头语言“不厌其烦”的机理,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,往前可以重新整理我的变化重复理论,理清它与口头性原理及口头传统的关系,往后可以仔细分析迪伦作品“不厌其烦”的丰富性,放胆剖析他更深的感性与理性内涵及其延时效果。

一切都始于2000年我开了介绍英文歌曲的选修课,此前十多年写介绍文字都是从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感受角度,而且坚信艺术的标准是被现代西方文艺标准熏陶的标准:没有对错,只有打动。要是没有开课就不会觉得没讲清楚,就不会想要编个教材,没有编写就不会追求令人信服的讲法,也就不会觉得评价标准有问题。

在我开始写被歌曲打动之前,已经有被歌曲打动的感受,而我首相感觉到的就是这种感受讲不明白,关于魅力的讲述难以服众,连自己都始终难以信服。当我说歌词有多美的时候就会发现,歌曲所谓优美的词句,摘出来在强度和密度上很难与诗歌媲美。简单说,你想摘出一些Paul Simon的歌词做警句都觉得拿不出手,Bob Dylan就更难,Leonard Cohen有一些,但也不像我曾欣赏诗人那么多。也就是说欣赏歌曲不能寻章摘句式的品鉴,可是回想一下,即便最好的歌整部传达的蕴意也似乎赶不上记忆中的散文那么浓郁,故事不如小说那么细腻完整,拿文学的标准你只能找到够水准一些亮点,即便我这有坚定信仰的人也觉得强度和密度不可与文学同日而语。于是,我也简单地再加入音乐的的标准。你只要往纯音乐领域多迈一步就会发现,流行歌曲需要的音乐元素非常简单,有搞得复杂的但完全不是必须的,所以音乐也不是魅力之源。但我数十年来分明感受得到歌曲特别而强大的魅力,不是

歌曲 = 文学 + 音乐

而是

歌曲 > 文学 + 音乐

为了要讲清楚这种感觉,也为了一部教材套路上需要的起源和发展……